室内养泥鳅设备(室内养殖泥鳅设备) -凯发网娱乐官网

最近有很多读者朋友对室内养泥鳅设备有疑问。由部分网友整理出相关内容希望能够解答你的疑惑,关于室内养殖泥鳅设备,本站也已经为你找到了问题的答案,希望能帮助到你。

《湖北吉之隆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》

一、池塘养殖

泥鳅池面积以150-250平方米较好,水深应保持40-50厘米。鱼溜处水深60-70厘米,泥鳅池可新建,也可利用旧池塘、水坑或其它养鱼设施。水泥池或三合土坑,池底要铺20厘米左右厚的肥泥。土池的池壁和底部要夯实捶紧,进出水口要装防逃罩。

放养前,鱼池同苗种池一样,要用生石灰等清塘消毒,并施肥培肥水质,待毒性消失后,每亩放养鳅种2-3万尾。

要根据水质情况,经常投施一些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,培育水中的天然饵料。除施肥外,每天还要投喂人工饲料、投喂量可依季节不同而异,3月份为泥鳅总体重的1%,4-6月份为4%,7-9月份为10%,10月份为4%。池塘内要设食台,将饲料投在食台上。

养泥鳅的水要“肥、爽、活”,溶氧量要保持在2毫克/升以上,ph值7左右。日常要勤观察,根据水色、天气、摄食量的变化适时换水、加水。发现水色发黑、过浓或泥鳅游到水面呼吸空气时,要立即换水。

做好防病防逃工作,每天或隔天打扫食场一次,刷洗食台上的脏物,定期对食物用漂白粉消毒。发现死鳅及水面漂浮物,要及时捞掉。经常巡塘,发现池塘有漏洞,应立即堵住,泥鳅体小且滑,即使漏洞很小,也会钻洞逃跑。

二、稻田养殖

稻田养泥鳅,是一条的水产养殖渠道,它和稻田养殖其它鱼类一样,可以充分发挥稻田的使用价值,实现“一水两用、一田双收、稻鳅双赢”。

稻田要求没有地下水涌出,但水源要有保证,田埂要高,下大雨时不漫水。稻田的设施与养鲤大致相同,但防逃设备要更加严密。早、中稻插秧以后即可放入鳅种,每亩可放2万尾左右。

养殖泥鳅的稻田,要避免使用石灰,并少施农药。为了提高泥鳅产量和起捕规格,应适当投饲施肥,一般投喂米糠、麦麸等,也可适当施用人畜粪。秋季收稻后,可灌深田水继续养殖,于翌年开春耕田时,再将泥鳅捕获上市。

稻田养殖,一般可亩产泥鳅50-100公斤。

三、流水及水槽养殖

流水养殖是在有流水的地方建立一个或一组饲养池,按每平方米2公斤左右密度放养鳅种,它的优点是产量高、捕捞方便,但养殖成本较高。流水养殖以投喂人工饲料为主,不需施肥。通常投喂配合饲料或米糖、麸皮、豆饼及动物内脏等。

水槽饲养,用砖砌槽,并用水泥抹光,槽长2-3米,宽1-1.5米,高1.8米。在槽边开好注、排水口,槽内放松软的泥土约30厘米厚。每个水槽放入鳅种1-1.5公斤,投喂米糠、螺蚌肉、蚕蛹、蚯蚓、动物内脏及废弃物等。每10天左右将槽底泥层搅拌一次,一股经4-11个月饲养,每个槽可产泥鳅10-15公斤。

日常防护措施

一、防敌害设施不可忽视

1、蛇、鼠、蛙是泥鳅的天敌之一,在苗种放养前必须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,除掉敌害。在养殖过程中要在池塘四周插好围网网布,防范蛇、鼠、蛙等对泥鳅的侵害。

2、鸟类也是泥鳅的天敌,在养殖池塘四周及上空架好天网,防止鸟类对泥鳅的侵害。

因鸟类对泥鳅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,笔者通过实地观察,每只水鸟每小时可下池吃泥鳅七、八条,每只水鸟每天可吃泥鳅1斤左右,如果不架好防鸟网,整个池塘里的泥鳅将会被水鸟全部吃光。防鸟设施可布天网全池上空覆盖;也可采用人工驱赶水鸟的方法。

3、加强对池塘进、出水口处防逃设施的维护,防范各种野杂鱼、各类有害生物通过进、出水口处溶入池塘水体,造成对泥鳅的侵害。如乌鳢、黄颡鱼等凶猛的肉食性鱼类,会直接危害泥鳅的生命,因此不可忽视。

二、科学调水,池塘水质肥活嫩爽不可忽视

泥鳅的生命力极强,在离开水的情况下,泥鳅仍可存活3—5小时。人们常说的“牛坑眼里 、石灰洼里、 污水沟里”等都能养泥鳅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但是,在高密度的泥鳅养殖环境下,保持良好的水质,就成为人们生产中的一道难题。

1、由于养殖密度大,饵料投喂量就增大,排泄物增多,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藻类繁生,水质恶化,泥鳅就容易发病。

2、池底淤泥、腐殖质等物质腐烂,导致水体溶氧减少,有害气体的产生。如硫化氢、硝酸铵等有害物质,引起泥鳅因缺氧或有害气体的影响而死亡。

要想解决这一难题,笔者认为一是要适时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体;二是要用“解底”制剂清除池塘底层的有害物质及有害气体;三是要经常换水,注入新水,以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。换水就是放掉池中的部分老水,注入新水,以此来改善水质。

泥鳅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水体有一定的肥度,可以常投施一些有机肥料来培肥水体,但肥性要有度。如果水太肥不仅滋生有害藻类,而且还滋生有害病菌,这对泥鳅的生长是十分不利的,所以要综合利用各种方法调节水质,确保池塘水质肥活嫩爽,不可忽视。

三、科学配食,定时定量投喂不可忽视

养殖泥鳅在放苗种时,常因规格不齐,大小不一,喂养的食量也自然是不一样的,而且差别很明显。如规格在300尾/斤的,最初一周日喂食量占泥鳅体重的5‰;规格在200尾/斤的,最初一周日喂食量占泥鳅体重的6‰,但蛋白质的含量要求高些,一般在34个蛋白含量。

然后,又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,逐步调整投喂量,如5—6月日投食量为泥鳅体重的3%—4%,7—8月日投食量为泥鳅体重的6%—8%,9—10月日投食量为泥鳅体重的4%—5%。

同时在不同的养殖阶段对饵料的蛋白含量要求不一样,养殖前段要求蛋白含量34%,中后期要求蛋白含量保持在32%,若蛋白含量低了,对泥鳅的生长是不利的。

泥鳅属杂食性鱼类,在自然条件下,幼小阶段,以浮游生物为主;中后期,虽吃一些植物,但以植物的须根和腐植物为主。

因此,科学配食,定时定量投喂不可忽视,掌握泥鳅不同阶段的食性和食量,是科学定量的前提,同时还要根据养殖泥鳅人工驯养的特点及季节、气温、水温的变化,合理确定日投食的时间段,喂食的时间段应具有相对稳定性,一般情况下调整幅度不宜过大。

四、病害防治不可忽视

防病治病是水产养殖全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,千万不可忽视、更不可麻痹大意。对养殖泥鳅的病虫害预防要有针对性:一是细菌性疾病,一般20天左右预防一次为宜。二是寄生虫疾病,一般25天预防一次为宜。三是营养性疾病,一月一次预防为宜。营养性疾病的防治,重点在保肝护胆,增强体质。

评论
分享
分享到
网站地图